□ 全媒记者 龙巍 张植凡 通讯员 曹远燎 曾昆 陈鹤
“‘粤东江XX’‘粤东江XX’,请立即停在安全水域锚泊,接受海事检查……”9月15日晚,广州沙角海事处电子巡室值班员通过监管指挥系统发现砂石船“粤东江XX”AIS在线率较低,随即核查该船运动轨迹和进出港报告情况,经有经验的值班长推测,这是一艘故意关闭AIS设备,违规从事海上运输活动的船舶。值班员迅速调派执法力量赶赴现场核实,经调查,该船在装砂进港时故意关闭AIS设备,涉嫌不按照规定保持船舶AIS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执法人员立即对其立案调查。
据悉,自2020年6月起,全国水上无线电秩序管理专项整治拉开帷幕。专项整治过程中,广州海事局通过“净海卫士”“海事之手”等科技手段助力现场执法,提高执法精准度;加强与无线电管理机构、渔政、公安、海警部门沟通协作,提升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监管深度与广度;同时,利用航海保障中心AIS数据分析技术,深化海事监管和航海保障一体化融合发展。
科技赋能 精准执法
9月3日,广州南沙海事处执法人员在开展日常巡航检查时,通过“海事之手”微信小程序发现,在南沙水域附近航行的“粤广州货XX”轮AIS设备开关机记录异常,随即登轮检查,发现该船AIS设备处于关闭状态,并对该船不按照规定保持AIS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违章行为立案调查。“以往我们只有登轮检查才能查看船舶AIS工作状态,现在这些违规违法行为在‘海事之手’‘净海卫士’这些新科技面前马上会现出原形,相比之下执法效率高多了。”一线执法人员陈轶说。
广州海事局通过“净海卫士”“海事之手”、监管指挥系统等执法平台,及时掌握到港船舶动态,实现线上核查与现场巡查动静联动,精准锁定目标船舶。此外,突出安全监管重点,针对易发时段、易发水域、易发船舶,严厉打击逃避海事监管故意关闭AIS信号、篡改或冒用无线电台识别码、擅自改造船载无线电设备、恶意实施信号干扰等突出违法行为,执法效能大幅提高。
据介绍,广东海事局充分挖掘大数据潜能,研发了“海事之手”无线电辅助执法微信小程序,输入船名即可实现一键检测无线电法定文书、设备飞点、“一船多码”“一码多船”、AIS十日在线率、异常关机等多种异常情况,为海事监管提供线索和依据,提升了发现查处违法行为的精准度。
截至9月22日,广州海事局通过“净海卫士”“海事之手”完成筛查船舶8000余艘次,发现各类无线电违法行为500余艘次,基层检查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此外,水上安全通信频道被占用、干扰的频次大幅下降,海事部门VTS中心通信信道使用率和通信效率显著提高,水上无线电通信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粤浙联手 异地查处
在对“一船多码”问题的查处中,执法人员发现这类问题常常需要异地取证,对海事部门间的协同要求也越来越高。近期,广州海事局在广东海事局的指导和浙江海事局紧密协作下,查获了全国首起渔船套用商船移动业务标识码跨行业、跨区域的违法案件。
就在5月份,广州海事局接到辖区船东举报,该公司所属“德X”轮近期未在舟山水域作业,但该轮的海上移动业务标识码(MMSI码)却频繁在舟山水域出现,怀疑该 MMSI码被非法套用。接报后,广州海事局执法人员立即对此开展调查,从船舶登记系统调取“德X”轮水上移动通讯业务标识码证书,与MMSI码进行比对,确认该轮证码一致。“净海卫士”水上无线电辅助执法小程序上提示该MMSI码被违规占用。
同时,执法人员通过监管指挥系统对“德X”轮近期船舶轨迹进行回放,发现该船在同一时段曾多次出现在广东、浙江两地。经多方核实,初步锁定了舟山籍渔船“浙岱渔XX”套用“德X”轮MMSI码。广州海事局立即整理违法证据,将相关情况向广东海事局报告,由广东海事局将渔船违法情况通报浙江海事局,同时,浙江海事局将相关违法证据移交渔业主管部门跟踪查处。没过几天,据浙江海事局反馈,涉事渔船相关问题已经整改完毕。两地海事部门快速处置渔船套用商船九位码案件,及时解决了困扰公司船舶管理的问题,赢得了船公司高度认可。
这次案件为建立跨行业、跨区域协同开展水上无线电秩序管理机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有效维护了良好的水上无线电通信秩序。目前,广州海事局已通过协查机制查处异地违法船舶6艘次。“这次案件得到快速处置,主要在于海事部门与渔政等部门建立了水上无线电管理交流合作与信息沟通机制。”广州海事局指挥中心副主任张展告诉记者。
协同互助 齐抓共管
“沙湾水道附近‘粤广州货XX’轮的MMSI码显示异常,请予以协查。”7月2日,广州航标处海区导航中心通过对基站接收的AIS数据进行底层数据对比,发现在广州沙湾水道附近的“粤广州货XX”轮疑似出现“一船多码”,海区导航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专用工具对船舶的异常行为进行综合研判,初步确认该船舶出现无线电违规行为,立即将违法线索通报至广州海事局。
随即,广州番禺海事处执法人员前往沙湾水道对“粤广州货XX”轮实施登轮核查,执法人员发现该船配备两台AIS设备,因旧的AIS设备未及时拆除,导致该船显示两个MMSI码。执法人员督促船方立即关闭旧的AIS设备,尽快联系设备服务商拆除,并对该船“一船多码”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这是广州海事局夯实“海事+航保”无线电管理合作机制,发挥“一体两翼、融合发展”的同频共振效应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广州海事局与无线电管理机构、渔政、海警、水上公安等部门加强执法合作和业务交流,建立水上无线电管理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常态化的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联合执法,今年4月份以来累计开展联合执法48次,查处违法船舶39艘次,共建共治共享的水上无线电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谈及下一步工作,广州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蒲高鹰表示:“我们将继续强化内外监管合力,精准打击水上无线电违法行为,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船员警示教育,为交通强国建设打造良好的水上无线电通信环境。”